用户平阳重工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今天到许昌市考察,许昌市一把手亲自接待。许昌 分享城市新鲜事
说实在的,这消息一出来,咱许昌的老少爷们都跟着激动。福耀玻璃可是全国响当当的企业,汽车玻璃领域那是龙头企业,曹德旺更是出了名的“玻璃大王”。人家大老远从福建跑过来,肯定不是随便转转,肯定是看中了咱许昌这儿有啥“宝贝”。
咱许昌的汽车玻璃产业其实底子挺厚。就说市中心城区南面的寇庄村吧,那村里好几个玻璃厂的大烟囱天天冒烟,路上跑的货车拉的都是玻璃原片。
虽然单个厂的规模比不上福耀,但论起生产经验、本地配套,那也是摸爬滚打几十年攒下的本事。前儿个我还跟寇庄村一开厂的亲戚唠嗑,他说现在最大的坎儿就是缺技术和销路——产品做出来能卖到省内,想往全国甚至国外走,总感觉差那么点劲儿。
你说巧不巧?福耀玻璃最擅长的就是技术和市场。人家给奔驰、宝马这些国际大牌供货,生产线都是智能化、自动化的,质量把控严得很。
要是咱许昌的这些厂子能跟福耀搭上线,哪怕先从给人家做配套零件开始,学点技术、攒点口碑,那不得像小树苗得了阳光雨露似的,蹭蹭往上长?
我琢磨着,这考察可不是走过场。福耀要找的是能合作的伙伴,咱许昌要找的是能借力的机会。就像咱老百姓说的“背靠大树好乘凉”,福耀这棵大树底下,咱许昌的汽车玻璃产业说不定能从“小打小闹”变成“规模化作战”。
到时候,寇庄村的玻璃厂可能不再是“村里的厂子”,而是能挂上“福耀供应链”的招牌,产品跟着福耀的订单走向全世界。
再想想,咱许昌本来就有制造业基础,交通也方便,京广铁路、高速都从这儿过。
要是汽车玻璃产业能做起来,不仅能解决不少本地人的就业,还能带动上下游——比如玻璃原料供应、包装运输、技术研发这些行当,说不定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到时候,咱许昌不光有“假发之乡”“钧瓷之都”,说不定还得多个“汽车玻璃重镇”的名号。当然了,合作不是嘴皮子一碰就行。
咱许昌的企业得先把自身功夫练硬——产品质量得过关,管理得跟上,技术得提升。福耀看中的肯定是实力,不是“关系”。但话说回来,有这么好的龙头企业主动上门考察,本身就是对咱许昌产业的认可。
就像咱去菜市场买菜,菜贩子要是知道菜市场要引进个大超市,肯定得把菜码得更齐整、更新鲜不是?说到底,这事儿对咱许昌是个好事儿。
不管是企业还是老百姓,都盼着本地产业能越做越强,能多挣点钱、多攒点底气。希望曹德旺董事长这次考察能看对眼,也希望咱许昌的企业能抓住机会,把“合作共赢”这四个字落到实处。
到时候,咱许昌的汽车玻璃说不定能在国际市场上打响名号,让全国、全世界都知道——咱许昌不光能造钧瓷,还能造让汽车更安全的玻璃!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