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胖东来”到“大雁塔”,揭秘火遍全国的“打卡密码”,为何河南许昌的独特魅力多数城市

许昌 更新于:2025-10-12 01:37
  • TiramisuMD
    从胖东来到大雁塔:火遍全国的“打卡密码”,为何多数城市抄不会?

    河南许昌,一座因“胖东来”超市而跃升为网红打卡地的城市;陕西西安,凭一条大唐不夜城让万千游客直呼“梦回长安”。这两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背后藏着同一个让城市“出圈”的底层逻辑,可偏偏这逻辑,成了多数模仿者跨不过的坎。

    如今,全国各地的“不夜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可绝大多数最终都沦为“大型灯光秀背景板”——夜晚灯光璀璨,却鲜有人迹,冷清得让人心酸。问题出在哪?答案很简单:只抄了“形”,丢了“魂”。

    谁真的是为了逛西安那条街而去?显然不是。大唐不夜城的精髓,是把“长安”这个沉睡千年的文化IP唤醒了。那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唐气象,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少年意气,这些由李白、孟郊等文人墨客镌刻在中华文化基因里的浪漫与豪情,才是吸引游客的核心。这种根植于历史积淀的文化共鸣,绝非凭空造个“XX不夜城”就能复制的——总不能硬凑一个“李铁牛文化街”吧?没有文化根基的符号,谁会为之买单?

    其实,城市“出圈”从不需要非有千年古都的家底。淄博烧烤的爆红、许昌胖东来的圈粉,靠的从不是历史IP,而是最朴素也最珍贵的两个字:真心。

    胖东来的“真心”藏在细节里:商品少一块钱主动补差价,购物袋免费提供且结实耐用,甚至能帮顾客免费维修非本超市购买的家电;淄博的“真心”体现在态度上:政府牵头规范价格,商家不缺斤短两、不宰客,志愿者热情引导游客,连出租车司机都不会绕路。在套路横行、“割韭菜”成常态的消费环境里,这种“把顾客当亲人”的服务IP,比任何华丽的包装都稀缺,也更能打动人心。就像一位网友说的:“去胖东来不是为了买东西,是为了感受被尊重的踏实;去淄博不是为了吃烧烤,是为了体验不设防的真诚。”

    说到底,游客千里迢迢出门打卡,图的不过是一份“念想”。这份念想,要么是西安那样的“穿越梦”——在历史的回响里找到精神共鸣;要么是胖东来、淄博那样的“现实暖”——在陌生的城市里收获真诚与尊重。

    不妨假设一下,如果一个城市既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不肯在“真心”上花功夫,只靠堆砌灯光、仿造建筑硬造“网红地标”,结果会怎样?大概率会像很多无人问津的“不夜城”一样,前期靠营销吸引几波流量,很快就因没有核心吸引力而被遗忘。毕竟,华丽的外壳终究撑不起空洞的内核。

    城市“出圈”从不是玄学,关键在于是否能给游客一个留下来的理由。梦也好,心也罢,总得拿出一样能戳中人心的东西。最怕的就是,既圆不了游客的文化梦,又掏不出待人的真心,最后只留下一堆冰冷的建筑,在夜色里亮着寂寞的灯,等一场永远不会到来的热闹。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