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趣”许昌,“惠聚金秋·爱在许昌”文旅消费月活动来袭!

许昌 更新于:2025-09-30 11:46
  • 科健电子

    29块9把曹丞相府日夜场一次打包,许昌把“便宜”二字拍在游客脸上,背后算盘是国庆七天把去年四成增量再翻一倍。

    春秋楼门票不限次进出,表面宠游客,实质是把人留在古城消费圈,多一次扫码就多一次餐饮停车收入。

    钧瓷体验打折到骨折,神垕古镇开窑仪式免费看,是为了让作坊老板把库存变成现钱,游客手里那点体验费根本不够煤电费,可只要有人发朋友圈,广告费就省了。

    胖东来插一脚发商旅一卡通,超市小票能当景点券用,把自家客流切成两半,一半留在店里买月饼,一半赶去花博会买盆栽,两边流水都算它业绩。

    文旅局把三国IP、非遗、采摘捆成一条线,是因为散客只买一次票太亏,打包就能一次收三份钱。

    直通车20块跑温泉,45块跑古镇,车队老板靠补贴跑量,年底好拿新线路牌照。

    前白村猕猴桃三块一斤,比城里超市便宜一半,农民不亏,因为省掉中间贩子,城里人觉得占到便宜,实际油费过路费早摊进车票。

    数据说去年国庆游客涨四成,今年目标破纪录,办法是把酒店房价暗降两百,门票补贴从财政划到商家,账面好看,老板多交税,再返点,循环一圈GDP就涨。

    别人搞文旅靠吹,许昌直接亮底牌:人少、钱少、速来,回不回本不管,先把流量刷上去,明年申请文明城市加分。

    套路不新鲜,可它敢把补贴算成门票价写进海报,比那些藏着掖着的高明一点。

    花出去的真金白银谁买单,回头是不是还得从老百姓水电里扣?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