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建安区椹涧乡:以文化活动激活乡村活力,赋能乡村振兴

许昌 更新于:2025-08-16 11:47
  • 素心闲境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椹涧乡:以文化活动激活乡村活力,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京华时报

    http://www.jinhsb.net.cn/zixun/btxz/2508151618.html

    通讯员:何炜 杨永娜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多。为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许昌市建安区各乡镇、村(社区)相继成立了文化合作社,合作社引导群众发展戏曲、舞蹈、民俗文艺、广场舞等兴趣爱好,极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8月11日晚上,在建安区椹涧乡瓦屋刘村老年公寓门口广场上,该乡“椹涧那些事儿”剧组正在组织举办“村晚”活动。

    建安区椹涧乡瓦屋刘村“村晚”活动现场演员在表演踩高跷、挑花篮节目

    何炜摄

    本次活动节目多彩多样,有“踩高跷”“跑旱船”“挑花篮”等民俗文化演出,曲剧《寇准背靴》《卷席筒》选段,豫剧《穆桂英挂帅》《白蛇传》《花木兰》选段,还有舞蹈、盘鼓表演等,精彩的表演节目引来阵阵掌声,群众欢呼声不断。活动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群众热情高涨。“椹涧那些事儿”剧组对此次活动现场进行了全程直播,活动当中还穿插了抽奖环节,给获奖观众现场送上了由椹涧乡瓦屋刘村艾康种植专业合作社捐赠的艾锤。本次活动举办得很成功,演员表演得很投入,现场群众很满意,直播间里观众也是好评不断。

    建安区椹涧乡瓦屋刘村“村晚”活动现场演员在表演曲剧《卷席筒》选段

    何炜摄

    据椹涧乡纪检书记杨永娜介绍,为了深入挖掘椹涧乡文化内涵,弘扬民俗文化、孝善文化、淳朴民风和勤劳善良的美德,今年6月份,椹涧乡政府成立了“椹涧那些事儿”剧组,平时主要在全乡范围内拍摄孝道文化、邻里关系和谐、抵制高价彩礼、防溺水、防诈骗、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沟渠疏通等方面短视频,拍摄的短视频主要在抖音号、视频号上发布。

    许昌市建安区椹涧乡“椹涧那些事儿”剧组成立了文化联盟微信群,整合了文艺人才,盘活了文化阵地,挖掘了群众演员,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文艺团队。短视频演出了基层群众身边事,“村晚”的巡回演出,凝聚了民心,引领了正能量。“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是椹涧乡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振兴之路。

    目前,“椹涧那些事儿”剧组成员共有30多人,共录制、编辑、发布了81条短视频。未来剧组计划录制关于宣传乡村艺人的系列短视频,还计划以短剧形式讲述椹涧乡人民群众当下的生产生活。

    为了进一步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近期,应广大群众要求,椹涧乡“椹涧那些事儿”剧组相继在北头、前宋、水牛吕、瓦屋刘等村(社区)组织举办了“村晚”活动。接下来,剧组计划在全乡进行巡回演出。同时,剧组还计划走进老年公寓、敬老院,为老年人送上“文化大餐”,擦亮椹涧乡“孝善文化”名片。

    “群众白天上班、下地干活儿,晚上安排文艺节目演出活动,放松一下,群众乐意看,喜欢看,很支持。活动不但拉近了干群关系,也增进了干群之间的感情。每次‘村晚’活动我们剧组都会事先准备十几个节目,演员也可以报名参加演出活动。群众参与活动热情很高,很多群众热情剧组去他们村录制短视频,举办‘村晚’活动。演员积极性也很高,有的演员从周边乡镇跑来参加演出活动,还有从许昌市襄城县、禹州市赶过来的演员。”杨永娜说。

    建安区椹涧乡瓦屋刘村“村晚”活动现场演员在表演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

    何炜/摄

    谈及未来发展,椹涧乡党委书记王建民充满期待:王书记指出“椹涧乡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故事传说。下一步,我们会支持剧组提升短视频录制质量,多搜集优质素材,从农业生产、人居环境、民风民俗等多个维度展示乡村风貌,激发大家建设家乡的热情。同时,我们还会借助文化宣传的力量,把椹涧乡的辣椒、红薯、艾草制品和瓜果蔬菜等特色产品推介出去,帮助群众增加收入。”

    椹涧乡党委、政府也会继续‘想群众所想、乐群众所乐、盼群众所盼’,多举办‘村晚’之类的文化活动,多办民生实事,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行稳致远、勇往直前。”

    编辑:王先锋

    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通讯社(新华网)、(新华文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央视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求是杂志社、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光明日报(光明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经济杂志)、中国日报(中国日报网)、科技日报(中国科技网)、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学习时报(学习时报网)、工人日报(中工网)、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消费日报(消费日报网)、中国建设报、建筑杂志、人民铁道报、人民铁道网、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利网、中国中铁报、中国铁道建筑报、国际商报(中国商务新闻网)、中国食品报、中经网、法治日报(法治网)、中国文化报(中国文化传媒网)、中新社、(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中国工商时报、中国交通报、人民邮电报、中国质量报、央广网、国际在线、中青在线、中国网、环球网、海外网、人民铁道报、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公安部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等百家国家级、中央级新闻媒体新闻发布。

    媒体矩阵资源多,有发稿、采编、撰稿的朋友联系,同时代写各类新闻稿件。

    投稿邮箱:

    xwbwxf@yeah.net.

    微信:GJRMBJ

    投稿热线:

    15611888116

    编辑:王先锋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